二十年前,我們是大人口中說的野小孩、野ㄚ頭
幾乎每天都到廟裡當野小孩
在廟埕嬉戲打鬧著....玩不膩的紅綠燈、玩不膩的推板車....
那時的我們,無憂無慮~開心的玩耍
只要每天把自己弄的髒cc~~然後再吃一盤竹筍炒肉絲就好~
夏天,在這個地方,外公會放充氣的游泳池讓我們玩水
或是買兒童溜滑梯或是鞦韆給我們玩
他是我外公,人稱萬枝伯,生前是廟裡的主委,因為住在廟裡,所以我們常稱這是外公家
這裡有好多好多我們的回憶
管理委員會辦公室,也可以算是外公家的客廳啦!!!
窗戶旁邊的小瓦斯爐,阿公常常煮福州丸、甜不辣湯,還有透抽炊飯~~之前掃墓擲筊請祂來夢裡教我,過了十多年還是沒有夢到祂
電視旁邊的門就是外公的房間...
前廳,總是停滿了很多車,金紙亭的旁邊是民宅的後門....
供品桌下是摺疊桌跟拜椅,晚上誦經團會在廟裡上課~
右邊一小角是外公和舅舅搭建的鴿子屋,在鴿子還沒進去住之前,是我們玩伴家家酒的所在
這是十小孩唯一一張與外公外婆的大合照
這個電視櫃是舅舅做的(其實我忘了),
那時候我們都推著它到外面看伴唱帶...社會是溜溜秋秋..萬事丟靠目瞅
旁邊的檳榔攤也是我常待的地方,不過我不是去當檳榔西施,只是沒事去玩檳榔而已^^
廟口常常有很多小攤販,賣麵的、賣玉的、賣冰的、賣糖炒栗子的還有賣蛋塔的
廟門口的汕頭麵好好吃~只找到一張沒有開的照片
我也很懷念蛋塔叔叔,因為他教我摺蛋塔皮,現在在外頭吃的蛋塔都沒有摺花邊,就平平的而已
蛋塔叔叔的蛋塔都有摺花邊,以前我的第一摺都很醜,蛋塔叔叔會摺了幾摺後再讓我摺
歌仔戲,是每逢神明聖誕必請的......廟裡都是請民權的
長時間的合作,老母也與小生成了朋友,還記得有一次,當家小生到我家來作客呢!!!
門口黑衣服走過去的""啊啊"",她是啞吧,做事好勤快,到現在也還在廟裡幫忙
跟第三張照片做比較,可以發現對面的店面都換了
這是外婆生日時,大姐編舞然後十小孩跳給外婆看....
88年,外公去逝,家人們也很少到廟裡去
後來因為廟會(94年=2005年)...距離上面照片是八年
重新回到廟裡..整個不一樣了!!!
門口的紅色大鐵門不見了~~
從前那屋頂不見了,夏天,上頭常常會噴水散熱
在廟埕打羽毛球的時候,球也常常飛到屋頂上
後來變成了扛棒~
辦事廳不見了,被拆成這個樣
外公家不見了,變成了辦公室
前廳的金紙亭不見了,變成了泡茶看電視的地方,還多了一層鐵拉門....
阿水伯的房間((也就是倉庫))還有洗盤子的地方不見了
那條每逢下雨必淹水的小水溝也不見了
以前我們總是冒著會得香港腳的風險,光著腳ㄚ幫忙掃髒水
兩年前,終於要重建了
進行搬遷...
留下了三尊神影
我們也像小時候坐在廟前面拍照....
這天,大家都一直拍照,因為~就要拆除了
看著我長大的地方~~
就在不久後的某一天
我出門上學的時候....目睹了挖土機在拆除
我也差點忘了紅磚房才是最古早的........
拆除後,很快的是動土典禮,這天我要上課,所以沒有參與
中間那棟房子的門邊就是以前金紙亭旁的民宅,他們頓時少了個鄰居
這塊以前都是店面,素食店、咖啡廳、海產店....
鵝肉扁的後門和廟裡的廚房是相通的,常常我們從那裡溜出去沒被老母發現
就在板橋後站,一個很熱鬧的地方
天才書坊也有我滿滿的回憶
以前天氣熱總是跑進去吹冷氣和看書
從鬼故事看到愛情小說,看了十幾年
幾年前,地下室的那間關起來了....
隔了兩年,終於的選出重建商,要進行動工了
廟宇重建一直是外公生前在做的事
過了十年,我們都從小小孩變成社會新鮮人了
我很期待看到它的轉變
然後~~2006年開始幫妙雲宮做網站,開始用相機紀錄妙雲宮的大小活動
2012年3月網站空間到期,改用天空blog架設簡易網站
2012年4月為了提供即時的遶境地點,所以開設facebook粉絲專頁~之後就都以臉書更新為主